不到24小时内,中美两国高层官员接连举行重要通话。这样的沟通频率宝龙配资,在当前中美关系敏感期显得格外值得关注。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深意?
9月9日晚,中美防长首次举行视频通话。中方国防部长应约同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视频通话,双方进行了坦诚务实、建设性交流。
紧接着,9月10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外交部长王毅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。
这样的时间安排显然经过精心考虑。防长级别的军事对话打头阵,外长级别的外交沟通紧随其后,足见中美双方对于管控分歧、稳定关系的重视。要知道,这是王毅与鲁比奥继7月马来西亚会晤后的第二次直接交流,说明双方确实在努力维持规律性的沟通节奏。
在防长视频通话中,中方的表态相当明确,重点强调,要坚持不冲突不对抗,这是双方共识,更是一条底线。
涉及核心利益问题,中方表示,任何“以武助独”“以台制华”图谋和干涉都将被挫败。中方致力于与地区国家一道维护南海和平稳定,坚决反对个别国家侵权挑衅、域外国家蓄意煽乱。
眼下这次通话的重要性在于给敏感地区降降温。军事部门的直接沟通能够有效防止误判和意外事件宝龙配资,特别是在台海、南海这些火药桶般的争议地区。
美方虽然在通话中坚持要捍卫亚太利益,但也表示不寻求对抗,这个态度至少表明双方都不想把军事冲突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外长通话的内容更加丰富。王外长表示,中美这两艘巨轮要共同前行,不偏航、不失速,就必须坚持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不动摇,坚持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不打折扣。这话说得很明白,中方希望以最高层的战略共识来指导双边关系。
王外长还特别提到了历史层面的合作基础。他强调,中美曾在二战期间为战胜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并肩战斗,也应在新时期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开展合作,应对各种全球挑战,承担大国应尽责任。
这种历史回顾不只是怀旧,更是在提醒双方:合作是有传统的,分歧也是可以管控的。
这次密集通话的背景很有讲头。2025年韩国要主办APEC峰会,中方已表示愿支持韩国办好明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。在这样重要的多边场合前,中美双方当然需要为可能的高层碰面做好铺垫工作。
另外,最近一段时间中美在各个层面的接触其实不少。美国即将出席中国香山论坛,中方商务部副部长前不久访问了美国,美方两党议员也准备访华。这些动作连在一起看,说明双方虽然有分歧,但都明白保持对话渠道的重要性。
从这次密集通话能读出两个关键信号。
首先是中美沟通渠道确实保持畅通,双方正在积极管控分歧。防长对话特别有助于给敏感地区减压,避免因为误判导致擦枪走火。这种军事层面的直接沟通,对于防止局势意外升级作用很大。
第二个信号是双方都有意愿拓展关系。虽然中美之间没有像其他大国那样的“2+2”固定会晤机制,但这次短时间内防长外长接连通话,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密集沟通模式。
值得注意的是,美方在通话中提及不“扼杀”中国,这个表态比以往的语气有所缓和,有利于为后续接触营造更好的氛围。
说白了,当前中美关系就是在走钢丝。既要管控分歧,别让关系继续恶化,又要找合作空间,给双边关系注入点正能量。这次密集通话表明,两国都认识到保持高层沟通的重要性,也都希望为关系稳定发展创造条件。
接下来,随着2025年韩国APEC峰会的临近,中美双方会不会有更高层次的直接接触,这个值得继续观察。
双方在通话中都提到要发挥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作用,这给未来的高层交往留下了想象空间。不过,真正的关系改善还得看行动,光靠通话是不够的。
毕竟,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积极变化都需要时间来验证。眼下这种密集沟通至少表明,双方都不愿意看到关系继续滑坡宝龙配资,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信号。
东兴资本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